站在发力超越的新起点上,一个全方位敞开向内向外开放之门的日照,在走出去、请进来中诠释着双招双引的要义与未来。
东港区花仙子风景区首届百合节吸引15.6万名游客欢度假日。10月7日,记者从市旅发委获悉,国庆旅游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323.64万人次,同比增长17 . 01%。
岚山区希县开心农场、莒县横山天湖生态旅游区等推出板栗采摘、农事体验等活动,吸引大批游客采摘品尝。游客市民纷纷通过自驾游、自助游等出游方式,进行瓜果采摘、秋景观赏、农事体验、乡村度假。乡村旅游亮点纷呈。(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晓萌)。不负云顶民宿、北海锦华禅茶客栈、凤凰措等精品民宿受到游客普遍欢迎,国庆期间一房难求。
莒县举办首届旅游商品大赛暨特色旅游产品展销会,进一步拉动了旅游消费。岚山区顺风阳光海洋牧场景区举办海洋科普教育等研学课程,吸引来自全国各地市中小学生组团参加。市人民广场则上演了优秀剧目展演,特色民间文艺演出、戏曲演出等让市民过了一把看戏瘾。
据统计,本届文博会共吸引了参展企业100多家,推出了涵盖文化旅游、传统工艺、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的47个推介项目,现场交易额达到117.63万元。太阳文化、海洋文化、莒文化、东夷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文化主题公园、文化演艺、文化节会等,均成为旅游的新热点和新形态——文化+旅游增加了日照旅游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市博物馆分会场同样精彩纷呈。在这里,市民可以从总体上把握日照市文化发展改革基本情况,到各区县展区参观不同的特色文化,领略各种文化+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了解我市国有文化企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和文化产品,感受钢琴+总部综合体、大暖帐诗茶小镇等新兴文化产业项目的发展势头,体验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特色民间文化资源,并到文化产品展区购买特色食品和工艺品。
9月29日上午,2018日照农民画发展论坛上,大家各抒己见,为日照农民画发展建言献策。文化融合激发出新动能一个个展柜、一件件物品,均折射出它们背后涌动着的日照文化气质。
展销同频共振,凸显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蓬勃势头。这里设有黑陶艺术创意产品展区,日照黑陶这块原始文化中的瑰宝,通过文博会与更多的日照市民见面,在推陈出新中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日照有礼户外展区吸引参展单位18家,销售额6万余元。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下,文化引领经济转型的成效日益显现,融合发展已成为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
文博会主会场设在市会展中心,包括文化发展改革成就综合展区、国有文化企业展区、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展区、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展区、传统文化产业展区、文化艺术展区、文化产品交易展区共七个展区。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日照文化在厚积薄发中不断孕育着新的变化———文化正走出传统的以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影视创作等为主要内涵和外延的小文化格局,逐步迈向国民经济的大文化时代,文化产业已贯穿到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多向交互融合发展态势。记者在现场看到,各展区前市民依旧川流不息,日照有礼产品交易展区内更是热闹非凡——这场自9月28日开启的家门口的文化盛宴,在国庆节期间刷爆了日照市民的朋友圈,更为日照人带来了一道道多滋多味的文化大餐。以创新刺激文化交流,在融合中促进文化发展。
细数每一次推介、每一笔交易,则能感受到日照文化创新融合发展、助推产业升级过程中激发出的新动能。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集,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满足着不同年龄和不同身份人的文化需求,让大家在文化的浸润中得感悟、受教育。
2018年中国(日照)国民休闲水上运动会、2018年中国体操节、2018日照国际马拉松等国字号赛事成为万众焦点———文化+体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滨海康养产业园和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巴洛特药业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医养健康产业项目已落地实施。
项目引领 带动产业集聚推进医养深度融合,孕育壮大健康+产业,重在项目支撑。日照将医养结合工作纳入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出台系列政策性文件,在财政投入、土地保障等方面加大力度,形成加快发展新优势。以东港区、五莲县两个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县)和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为中心,日照深入推进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打造融健康管理、中医保健、养生养老于一体的海滨康养旅游目的地。(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侯庆萍)。聚优成势 发展健康产业拥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康养资源,是发展健康产业的良好基础。推动医疗器械、食品药品、海洋生物等与老年医药、保健等相关产业向纵深拓展,日照加快医养+产品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知名品牌和产业集群。
如今,中华国医坛健康养生城项目已被列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规划,将着力打造中医药养生产业为主的中医药科技研发、健康管理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助推日照海滨医养结合示范区建设。成立日照市医养健康产业项目库,组织编制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将中华国医坛世界养生城等23项重点项目纳入其中,放大产业融合特质,积极培育跨领域、多业态的产业格局。
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意见》,明确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目标,打造了一批健康基地,引进了一批健康企业,初步搭建起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今天,日照心脏病医院将揭牌启用,成为日照推进大健康产业,延伸健康产业链条的动人一环。
以建设高水平医院为依托,日照充分挖掘现有基础和优势,瞄准医药产业、康养胜地等方向,着力构建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健康产业体系,加快打造健康产业发展高地。目前,五莲山中医药旅游养生度假基地、中加国际健康管理中心、跃龙山中医药健康养生基地等4处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加紧建设,大青山国际太极养生基地、自然村养生馆等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稳步推进。
同仁药业、元泰生物等大企业顺利投产,晟源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项目正在建设推进,健康领域的企业发展风生水起。如今,日照初步建成34个省级生态农业园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3万余亩,健康领域的种养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全市已拥有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1处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有多家企业的产品生产规模在国内居于同行业领先地位。中科山东健康城项目,将主要建设医疗服务中心、综合服务、机构养老中心等设施,打造综合性养老示范基地。
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437处,开放床位14237张,新批准的两家互联网医院能够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为群众开展智慧化医疗服务,医疗服务基本覆盖城乡需要。今年以来,已批准设立2所互联网医院,正筹建市域人口健康信息系统和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远程会诊系统,以实现区域间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等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
依托已经完成主体建设的东港区中医医院,日照智慧康养小镇项目的路网等各项建设已全面启动,将打造以郊野生态为载体,以智慧康养为特色,医养结合为核心,康养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特色小镇。于是,发挥得天独厚的生态本底、独具特色的资源禀赋和毗邻目标市场的区位优势,日照积极发展医养健康等相关产业,将发展健康旅游产业定位为主导产业,规划打造海滨康养旅游区、温泉疗养休闲区、城市生态休闲区、五莲禅修康养区、海岸绿茶养生区等板块。
事实上,不只是中华国医坛项目,在加快健康日照的进程中,日照众多康养产业项目皆各有所长,各领风骚。今年5月,中华国医坛国医馆启用了跟游客互动的智能养生平台,游客通过该平台,可动态检测心率、血压等基础健康数据。
不仅如此,日照还积极推进医养+互联网进程闪亮的生态名片与亮眼的经济发展成绩单相得益彰,日照是如何做到的? 打造绿色经济新引擎生态是日照最执着的坚守。还老百姓蓝天、碧海、金沙滩,还港城大地水清岸绿、四季芬芳……坚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日照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走上了通向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迎来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图景。新兴产业方面,日照精心组织实施高端装备、海洋生物、信息技术、航空产业、新材料倍增计划,完善增材制造及无人机产业园、信息家电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等载体平台,在扩规模上下功夫,打造创新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新高地。
而随着中兴、海汇、长城等整车项目的上马,我市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空间格局。(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孟祥燕)。
下猛药、放大招,不留余地抓环保谈环保斩钉截铁、讲治污不留余地、查问题敢用硬话硬招,是日照对待环保问题的鲜明态度。在城市,以林水会战为抓手,日照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当前正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努力实现规划有高度、建设有厚度、管理有力度、城市有温度,加快建设美丽富饶、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海滨城市。
释放自然生态新优势2015年11月,日照打响大规模植树造林和水利建设大会战,决定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建设山清水秀美丽日照。这其中,生态优势的进一步巩固,也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